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觀點|趙燕生:金銀幣發行應遵循市場需挖掘新精稀 2022-05-25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www.sohu.com/a/535697821_121124789"

原標題:觀點|趙燕生:金銀幣發行應遵循市場需挖掘新精稀首席收藏訊北京時間4月6日消息,趙燕生老師在公眾號“金幣寶典”發表文章,介紹中國金銀紀念幣立項發行機制,并針對紀念幣與市場需求關系、以及怎樣發掘更多精品幣發表獨到和精辟的見解,以下是該文詳細內容:我1993年至1997年受央行派遣前往香港中國長城硬幣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公司)工作。我到香港工作的最初幾年,中國金幣的境外市場正處于相對低谷,整體經營形勢并不樂觀。1995年隨著國內市場快速啟動,中國金幣市場邁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因此可以說我在香港工作期間經歷了中國金幣市場發展的第二個高潮,并由此與中國金幣結下了深厚情感,這也成為我退休之后專心研究中國金幣市場的最大動力。最近被邀請進入“老精稀價值發現研討群”后,我花了大量時間閱讀各位泉友們發表的各種觀點,引發了我對那段經歷的回憶和對一些問題的深入思考。我觀察廣大泉友對2000年之前發行的不少金銀紀念幣情有獨鐘,并不是沒有道理,大致歸納其中的緣由,可能有以下幾點:1.首先,當時的立項機制與現在大不相同。在2000年之前,雖然也有一些由發行方主導發行的項目,但是大多數項目是由境外區域經銷商提出建議和初步方案,并承擔主承銷任務。例如當時的長城公司就主承銷了“生肖1盎司金銀鉑紀念幣”“觀音紀念幣”“天下為公紀念幣”“三國演義紀念幣”“長江三峽紀念幣”“鄭成功紀念幣”和“黃河文化紀念幣”等一系列項目。從主經銷商提出項目的情況看,一般都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市場調查,市場前景相對樂觀。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頒布后,金銀紀念幣的立項機制開始發生重大變化,即金銀紀念幣的立項發行已全部由發行方自主規劃和實施。客觀地講,2000年之前的立項機制僅是我國金幣市場發展的一個歷史過程,2000年之后的立項機制應該是一種發展和進步。但是由于立項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兩種立項機制還是存在一些差異。例如在制定發行項目的題材、規模和材質規格時,如何深入市場調查研究,遵循需求側的文化消費實際需求,使發行項目更接地氣,就是需要總結和探索的問題。2.回看我國金幣市場初期主要在境外發展的初始階段,題材的選擇還是一片處女地,優先大量開發一些與市場對接較好的優秀題材是簡單易行和理所當然的,也為這些紀念幣扎根市場奠定了堅實的文化根基。記得當時在長城公司組織規劃項目時,可以開發的項目非常多。考慮到長城公司的地域優勢,經過與區域經銷商充分溝通,優先開發了“三國演義紀念幣”“鄭成功紀念幣”和“黃河文化紀念幣”等項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場關注。我國金銀紀念幣的項目題材也是寶貴的文化資源。實際上,我國金銀紀念幣的優質題材在早期被大量開發,也向后續開拓項目題材的發展空間提出挑戰。如何從長遠發展出發,科學保護性開發我國金銀紀念幣的題材資源,也是值得總結和探索的問題。3.觀察我國早期發行鑄造的一些金銀紀念幣,雖然當時的鑄造設備與現在相比并不先進,但造幣企業和設計雕刻人員確實傾注了極大的艱辛和智慧,設計鑄造出了一大批藝術精品,其中的一些幣種更是獲得世界硬幣大獎,這些都是早期精品幣種受到市場青睞的主要原因。例如,“天下為公紀念幣”的正背面由我國錢幣設計大師童友明一手操刀,長城公司與設計雕刻大師緊密配合,提供了大量歷史背景素材,為這套紀念金幣的藝術創作能夠得到市場認同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回顧我國造幣事業的發展,隨著設計雕刻鑄造技術的不斷進步,金銀紀念幣的設計風格和技術含量也在發生積極變化。如何全面正確評估我國金銀紀念幣的設計風格、設計雕刻水平和文化內涵,繼往開來,取長補短,兼容并蓄,繼續創作出能夠得到市場普遍認同的錢幣精品,也是值得反思的問題。4.縱觀我國金幣市場的發展,各個歷史時期一般都存在預期(公告量)大于市場實際需求的情況。我在長城公司工作期間,受到當時市場客觀環境影響,完全按照計劃完成發行量的項目不是太多。例如“觀音紀念幣”和“天下為公紀念幣”等項目,實際銷售量不盡理想,形成公告量與實鑄量的較大差距。另外,雖然有些項目長城公司按計劃完成了銷售量,但在實際市場推廣中,項目分銷商也會遇到困難,因此在周轉資金禁錮下,一些幣種也會出現被項目分銷商或民間返熔的情況,由此形成實鑄量與存世量的差異,其中“三國演義紀念幣”就是這方面的典型案例。實際上,長城公司遇到的這些情況在其它境外主承銷商中也程度不同地存在。幣種數量多少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隨著我國金幣市場體量的不斷擴大和境外境內市場的貫通,這些幣種的稀缺性開始顯現。市場供應量小于需求量是提升收藏品市場價值的重要基礎條件之一。在當前的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如何逐步通過大數據的分析與研究,動態實現金銀紀念幣適度短缺的發行策略,也是值得認真攻關的問題。綜上所述,我國早期發行的一些金銀紀念幣具有深厚的市場基礎,項目題材優秀,設計雕刻風格獨特,經過時間沉淀后它們的實際鑄造量、存世量和流通量已顯相對稀缺。因此這些金銀紀念幣中的精品能夠受到廣大泉友的追逐和喜愛是有充分緣由的。保值增值和具有收藏投資的比較優勢是發展我國金幣市場重要的經濟基礎。從收藏投資角度出發,要想實現收藏投資的正向收益,關鍵是要找尋金銀紀念幣中的精品。何為金銀紀念幣的精品,就是文化藝術價值和收藏投資價值俱佳的幣種。從我國已經發行金銀紀念幣的現實情況看,能夠經受歷史檢驗的精品數量可能占比不大,因此如何認識和挖掘精品將是一個見仁見智和觀點各異的話題。實際上,在我國發行金銀紀念幣的不同歷史階段都有“老精稀”和“新精品”出現。我不太贊同將金銀紀念幣中的精品局限在某一時間段,給市場形成誤導。個人認為,收藏投資者不管如何定位自己關注的板塊,只要積極參與這些精品幣種的收藏投資活動都是好事。另外,每個泉友都希望自己手中的金銀紀念幣藏品快速增值,這是理所當然的。實際上一個幣種的市場價值自有其形成的客觀規律,如果僅僅把金銀紀念幣當成賺錢的籌碼,它可能不是最好的標的。只有深入挖掘金銀紀念幣精品的文化藝術價值,大力推進圈外宣傳,吸引增量人員和資金入場,在實實在在的供需關系作用下,才有可能實現金銀紀念幣精品市場價值的穩步提升。大家都知道經過多年深度調整,到2020年時金幣市場精品幣種的市場交易價格開始筑底。在價值規律作用下。從2021年開始它們的市場交易價格已經開始步入上升通道,到2022年一季度仍然顯現穩步上漲態勢。市場規律已經不止一次告訴人們,市場交易價格的穩步上升對金幣市場的發展最為有利,過度的投機炒作不決定價值僅會引起價格的劇烈波動。回顧自己從業錢幣行業四十多年的時間,其中既有參加鑄幣管理的經歷,也有參與一線經營的體驗,還有親身投入錢幣收藏的歷練,更有義無反顧的研究實踐,其中特別是在長城公司工作的五年時間,更是讓我與中國金銀紀念幣結下不解之緣。本文是應陳浩敏先生邀請特別撰寫,結合當前市場情況粗略寫出了自己的一些體會,僅供參考。聲明: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金幣寶典”,作者:趙燕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責任編輯:

關鍵字標籤:金幣
快遞貨運公司有最優秀的貨運及快遞人員,提供快速效率的運送服務
擁有各種運輸車輛,可以運送各式大小貨物
國內快遞費用清楚,提供各縣市區域運送費用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