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01|龍門石窟:佛像為什麼越來越胖 2021-12-15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new.qq.com/omn/20211115/20211115A0857600.html"

中國石窟最終以洛陽龍門的“中原風格”完成了中國化的過程。(云崗和龍門一脈相承)北魏是從西北平城遷都到洛陽的一個政權,所以龍門石窟早期的雕像,都帶有西域的風格。(洛博:平山郁夫藏絲綢之路文物展)面相清秀、脖子修長、體態瘦削、整體帶有一種超脫塵世的神性。(魏字洞和破窯之間交腳彌勒,龍門早期佛像)但是魏文帝好崇尚中原文化,遷都到洛陽以后,也就有意效仿漢風,于是北魏龍門誕生的“中原風格”,本質上是佛教藝術民族化和世俗化的產物。這一時期佛像經典的樣式就變成了“褒衣博帶、秀骨清像”,佛、弟子、菩薩、天王、供養人造像面部也發生了細微的變化。(賓陽中洞)佛像寬寬的額頭開始收窄,深陷的眼窩逐漸變淺,鼻梁上部不再連至前額。高度也有所降低,眉眼被拉得細長,嘴唇變薄,不再外翻,肌肉線條也柔和起來。原來西域那種棱角分明的五觀,威嚴肅穆,冷峻剛毅的精神氣質,面孔也變成了華夏漢人的面孔,雖然超脫,但是很親切。隨著時間的推移,龍門石窟的佛像就逐漸消除了神與人的遙遠距離,結合了漢文化中男性,女性,孩子的特征。(賓陽中洞阿難像)如果說廣袖寬大的“褒衣博帶”是漢魏兩晉南朝上層人物的流行服飾。那么到了隋唐時期,佛像就明顯變得圓潤,甚至體態肥胖。唐高宗和武則天執政的650年到704年,唐代佛教進入鼎盛時期。這個時期的佛像,已經不再追求超凡脫俗的神貌,而更具有人情味與親切感,在造型上追求健康、豐滿、更加接近人的自然形體美。(奉先寺阿難)(萬佛洞的觀世音菩薩)我們看龍門最有名的盧舍那大佛:圓臉,面短,大眼,小嘴,眉彎,儼然是一位女性形象。佛像整體采用圓雕,造型勻稱,身體修長豐約,儀容莊嚴典雅,肩背寬厚大方,胸腹富有生機,束腰結跏趺坐于須彌座上。(奉先寺盧舍那)使人們感受到唐代貴族崇尚豐腴的同時,也感受到盛唐的自信和豪邁的時代風貌。(龍門交腳彌勒和現代的彌勒)當然,從龍門石窟開始,我們會看到胖胖的佛像出現,龍門石窟的彌勒是這個樣子,而我們現代人看到的彌勒,是這個樣子。

關鍵字標籤:佛像訂製
快遞貨運公司有最優秀的貨運及快遞人員,提供快速效率的運送服務
擁有各種運輸車輛,可以運送各式大小貨物
國內快遞費用清楚,提供各縣市區域運送費用查詢